辦理情形
此次主題環繞在語言學的探索及南島語族在歷史文化中的地位,主要聚焦在四個大主題方面:原住民族語言的地位、原住民族語言的文字化、原住民族語言教育、原住民族語言發展。首先李博士暢談世界語言分類的過去與現在,並與同學討論就語言學的觀點來看,語言的分類是如何進行研究,並如何轉化成為台灣原住民族在族群認同(正名)中被據以使用的重要依據。李博士特別強調:語言是語言,語言學者有語言學者所根據的分類理由,這與族群認定之間不存在著必然的關係。而後舉了一個例子,說明當初日耳曼民族為了將聖經傳播出去努力的將聖經文字化、書面化,奠定了未來德國建國的重要文字基礎,也促進了德國民族意識的凝聚。後面談到108課綱如何將本土語(原民族語)放入架構裡面的艱辛,以及如何去設計教材、推動九階教材以及相關民間、政府單位正在努力推動族語的現況。兩個小時的課程時間緊湊,同學對於族語、文字、文化的三者交會感到十分有興趣,也回饋了不少的問題,足供上課同學啟迪,並深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