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沙龍講座:當生態保育遇上綠能:我們如何面對衝突
|
方案名稱: |
I-1跨領域生命教育博雅通識課程─生活共樂.生命共享.生存共善 |
活動時間
109年6月8日(星期一)8:10-10:00
活動理念
為促進通識教育教學多樣性、充實通識教育各領域間之開課內涵、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激發學生對於自身及周遭環境之內省及關懷能力,進而培育學生理解生命教育之內涵。
辦理情形
苗栗的淺山丘陵,有著實踐「里山精神」的良田與珍貴的保育類動物石虎,但最近因為大型太陽光電進駐,遭受到了危機。當生態保育、農地農用、濕地魚塭遇上太陽光電,該怎麼辦?若真的想推綠能,應該要認真面對目前綠能政策確實有許多法令不完備的地方,不把洞補起來,有心人士也不斷中傷長年在付出行動保護環境的人,實非整體社會國家之福。太陽光電,只能種在淺山丘陵、魚塭溼地、農地之上嗎?透由本次講座,璟泓老師將長年身處在第一線的生態保育工作,對生態保育、農業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的衝突處理有很多第一手的工作經驗分享,使同學明白這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引導學生思維、提出看法等,期望學生往後能持續關注環境保育相關議題,這是場非常難得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