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教育理念與實務
活動時間
109.04.30 9 時00分至12時 00 分
活動理念
本活動由李彥儀老師邀請麗水華德福教育盧其薇老師至班上演講,講述自己在體制內的求學經歷,以及參與華德福教育後的感想。期望同學們對於體制外的教育也能夠有所認識。
老師在演講過程中提出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內容:
1.我們或許能看見孩子未來可能需要什麼樣的能力,而超前栽培,或許孩子未來的成就表現會十分優秀,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呢?我們只在乎未來的成就,卻沒有注意到當下的身心發展,對孩子來說不一定是件好事。
2.孩子一定想讓自己更好,而有學習的動力,但我們常聽見學生不願意學習,是什麼原因,在學習過程中發生了什麼,讓孩子不想學習了?
3.孩子沒有辦法判斷做甚麼事是對自己的未來有益處,所以不要問孩子讀這間學校好不好?家長應該要在這種時候為孩子做出選擇,並且為孩子的成長過程負責任。
4.不管是華德福的教師或是體制內的教師,都是課程的規劃者,必須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對孩子來說可以適性發展、願意主動去學習。老師的主要職責是教給孩子方法、學習策略,讓孩子能夠應用這些能力去探索世界。老師必須承擔著孩子學習的責任,但我們能夠守護孩子多久呢?
辦理情形
老師先詢問大家對華德福有甚麼樣的想法,或是知道哪些特色課程?因教三甲於本學期開設另類教育課程,多數同學皆有修課,便能與講師進行更多的對談互動,將課程所學的理論、觀念提出。
接著介紹華德福的課程規劃,包含我們常見的國語、數學、英文,但他們還有音樂、藝術等。在沒有考試壓力下,讓學生在自己編撰的教材中、活動表演中,嶄露自己在校所學的能力,讓孩子為了表現好而自主學習。而每個課程單元的開始都以故事做為引導,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本性,透過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做為起點,無論是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帶有精神性的故事,都可以做為課程的素材,吸引學生的興趣,但也不把故事說破,留著一些想像的空間讓學生發揮。
最後,老師以鯤鵬的故事及蜜蠟課程做結束。首先讓每個人拿一塊蜜蠟,帶領大家念感謝文後,開始說著鯤鵬的故事,過程中讓我們一邊捏著自己聽到而想像的鯤與鵬的樣子,故事結束後,將自己捏的蜜蠟像放到最前面的桌子,大家圍成一圈,共同欣賞大家做的樣子。老師引導孩子不要從美醜去欣賞一個作品,而是從不同的樣子去欣賞,從中學生能夠學會欣賞,並且勇於展現出自己的作品。

演講結束後,李彥儀老師致贈感謝狀給盧其薇老師。

演講結束後,李彥儀老師總結今日演講的內容,並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感想。

同學們熱烈討論老師的詢問,並說明自己對於華德福教育的看法。

老師帶領大家進行小活動,除了口說詩詞外,也搭配肢體動作,拍節奏後接住東西,讓大家醒腦。

同學們一邊安靜地聽著老師說故事,一邊專注的捏著蜜蠟。

老師邀請同學們一起到前方,並透過引導的方式學會欣賞其他人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