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事科學博物館中的解說與教學
活動時間
109年6月16日上午9:10~12:10
邀請來賓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 段曉林 特聘教授
活動理念
有鑑於科學教育理論與實踐間之貫通,對於本系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性,本次專題智能輔導講座特別邀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段曉林特聘教授,以”如何在科學博物館從事解說及教學”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對象為本系大學部一年級學生,希冀在一年級下學期時修習第一門科學教育核心課程--科學教育概論時,非僅建立對課程、教學策略與模式、評量等方面的認知,並且能將觸角跨越至學校教學之外的非制式教學,例如科學博物館的場域之中;明瞭科學教育的範疇及對象非僅為在學學生,甚且包括了全民大眾,所使用的主題跨越不同學科,並且以生活化為訴求,藉此呼應本課程在學期之初所揭櫫之提升國民科學素養的目標。如此,學生得能建構一個整全的科學教育觀,俾利於未來從事科學教育與普及任務時之發展。
辦理情形
於109年6月16日辦理此項講座,邀請段曉林特聘教授前來講授”如何在科學博物館從事解說及教學”。一開始,段教授首先比較正式教育與非制式教育之區別,並說明科學博物館做為一個非制式教育場域,在科學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她舉出博物館中的展示設計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表徵方式,是吾人可以藉著逆向設計性思考去探討原規劃者的理念;除了可瞭解其意義外,並且激發我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因此,我們在看博物館展示時要關注展示對於人類思維所具延展性的功能,並且從事解說要具有趣味性及親和性,而非如在正式教育中以說明科學概念的方式來進行。段教授並播放了她在從事國外學術參訪時於科學博物館所拍攝的展示,來說明STEM教育理念應用於非制式場域的設計內涵與手法。基此,也與學生互動討論如何透過解說表徵此一內涵。段教授所呈現的STEM設計成果十分豐富,對於修習科學教育概論課程的學生的啟蒙及激勵具有促進的影響作用。演講結束後,學生也表示收穫良多,對於本次演講也感到非常滿意,希望之後也可以再有更多不一樣的演講。

邀請彰師大 段曉林特聘教授 演講

邀請彰師大 段曉林特聘教授 演講

邀請彰師大 段曉林特聘教授 演講

邀請彰師大 段曉林特聘教授 演講

邀請彰師大 段曉林特聘教授 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