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增進工作坊-目標/時間管理
對應面向: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方案名稱: 學習歷程職能增進計畫
活動時間
109年05月02日
辦理地點
求真樓K609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18 人
本校學生: 18 人
活動理念
  開場講師利用恐怖生理時鐘體驗,讓學生理解時間流逝在心中所想與實際狀況的落差,而多數人常是憑感覺來運用時間,因此產生時間分配不佳的情況出現。接著講師讓學生檢視自我時間分配並繪畫個人的人生披薩,在了解自己的生活慣性和目標後,講師分別介紹時間管理的三項工具:「SMART分析」、「管理象限」及「品質管理」等工具做為輔助,使學生能具體列出計畫,並衡量各事件的優先順序,以及過程時間與最終時間的設定,使學生能有效掌控每件事所需之時間,並時常檢核完成進度,最終學生多能利用今日所學之工具,慢慢規劃個人時間的運用,將時間做最佳之分配,並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
  下午講師運用小組尋找遺失卡牌活動,將時間管理的概念從個人延伸至團隊,透過體驗性活動讓學生理解在團隊中的時間管理,必須有明確指示、確實分工並適時調整、目標需持續聚焦,最後要檢視緊急狀況的發生。在瞭解時間管理之重要性與訣竅後,講師告訴學生自我與時間管理的關聯性,並藉由影片分享拖延者的腦袋都在想什麼,帶出每個人皆存在享樂的猴子與理性決策者,當恐慌怪獸出現時,享樂猴會消失,理性決策者即會掌控我們的行動,而兩者皆非常重要,享樂是人的天性,具有平衡壓力及放鬆的效用,而理性決策者則是讓個人有所行動,如何平衡兩者出現的時間或讓理性決策者出現時間延長,恐慌怪獸即顯得非常重要。最後講師藉由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來讓學生思考如何控制三種人物的出現,來讓時間達到有效管理,並知道個人管理與「自制力」有極大關聯,而學生在活動過後,多數認為瞭解自身時間分配的不足,儘管對於是否會出現立即性改變抱著不確定性,但學到豐富的方法與目標方向讓學生們更有自信心能夠掌控未來。
辦理情形
本次工作坊透過環環相扣的活動讓學生從時間流逝的體驗到掌握時間管理的概念;從整理自我時間規劃與扮演角色到嘗試設計時間分配;從個人時間管理到團體時間管理整理等循序漸進的學習,學生表示能夠清楚了解到各種時間管理具體之方法的背後原理與觀念並且在工作坊中實際演練,讓學生更能夠完整掌握方法。整理同學們的回饋,可得知同學們多認為本工作坊有正面的幫助(9.07 /10)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可以更知道安排時間的時候的重點,並應用於生活,終生學習。
2.     意識到自己時間安排的問題,及如何改善。
3.     可以學到明確的技巧與要注意的事項,在安排自己的計畫時比較不混亂。
4.     課程設計充滿體驗性活動。
5.讓自己增加動力去進行時間管理。
 
透過同學們的回饋,可發現本場講座對同學們的影響,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活動結束後,所有參與者認為自己的各項職能皆有提升。
2.     活動結束後,參與者認為提升最多的職能為溝通表達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
3.     活動結束後,參與者認為在創新能力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提升程度較低。
4.     活動結束後,高學業成就者自覺在團隊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持續學習能力較有顯著提升。
5.     活動結束後,低學業成就者自覺在溝通表達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較有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本次工作坊的參與學生針對團隊合作能力與問題解決的能力提升皆有高度認同,學生對於講師以有趣活潑的方始深入講解各種新奇理論並且分享多樣具體可行的方法感到非常有幫助並且能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小組的討論與分享也讓彼此學習到很多,更有收穫。高學業成就者特別在持續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高度認同,學生表示在制定目標的時候,能更加明確,也可以讓自己的目標執行更有效率,才會更有持續性。
講師回答學生問題。
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披薩。
學生利用講師的方法檢視自我時間規劃。
活動結束,留下紀念合影。
小組分享時間規劃討論成果。
小組認真討論案例分析。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