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第十二次工作坊
對應面向: 發展學校特色
方案名稱: I-1-3 本土語文教學研究中心
活動時間
2019/9/16 下午 12:10
辦理地點
求真K505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152 人
本校教師: 5 人
本校職員: 147 人
活動理念
建構臺中學的知識體及其主要內涵,本計畫為研發符合人文學院大一學生需求之臺中學課程,特邀請本院臺語系程俊源老師專題分享「曇花一現的省城II」以及各TA報告「KAHOOT!」APP軟體第一次隨堂測驗之成果。先由各班TA說明第一次隨堂測驗的情況以及分享測驗成果;再由俊源老師細說省城規模與建造實績,並依地圖介紹臺中省城規劃,如:城內的交通動線(東門至西門的道路所構成)、城內主要建築(考棚、林剛愍(文察)專祠、孔孟堂以及臺灣縣衙)。
辦理情形
首先,先由各課堂TA說明測驗所遇之問題、測驗題目之難易度以及學生答題情況。另,在「曇花一現的省城II」專題分享,省城正式建造以東大墩、橋仔頭為主,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總預算高達90萬兩,劉銘傳以附加課稅等方式籌措經費,籌到了19萬多兩後開始進行第一期工程,光緒17年(1891)2月,第一期工程完成,城廓外型成「八卦」樣式,共分四大門、四小門,城牆內部則有衙署、宏文書院、考棚、文廟、城隍廟、武營、巡捕廳等設置。劉銘傳在臺灣中路建立省城的著眼點和整體考量是以軍事防務、戰略地位及平衡南北政務為主要目的,但光緒17年(1891)4月,劉銘傳離職內渡,接任臺灣巡撫的沈應奎及邵友濂,因資金不易籌募而未繼續進行第二期工程,臺灣省城的興建計畫因而中止。
圖1:工作坊隨堂測驗情況
圖2:老師與TA分享測驗情形
圖3:臺中省城範圍介紹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