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第十一次工作坊
對應面向: 發展學校特色
方案名稱: I-1-3 本土語文教學研究中心
活動時間
2019/9/9 上午 8:30
辦理地點
求真K505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9 人
本校教師: 5 人
本校職員: 4 人
活動理念
建構臺中學的知識體及其主要內涵,本計畫為研發符合人文學院大一學生需求之臺中學課程,特邀請本院區社系許世融老師專題分享「城市的誕生I-臺中考古遺址」以及向各TA介紹「KAHOOT!」APP軟體的使用與網頁背景端的操作。由世融老師將臺中遺址依時間序列逐一介紹:(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新社區月湖遺址、(二)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罵頭文化、(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營埔文化、(四)金屬器與金石併用時代的多元文化形態(如番仔園文化、內轆文化、谷關文化、七家灣遺址上層文化等),詳細說明。
辦理情形
本次工作坊之「城市的誕生I-臺中考古遺址」專題,從舊石器時代晚期說起,1990年代,劉益昌在新社區月湖里的臺地斜坡上發現月湖遺址,在更新世紅土層中出土原型手斧、偏鋒礫石砍器、石片器等舊石器時代遺物,不論石器類型、生活型態、生態區位,皆與已知的長濱文化不同,乃名之為「網形文化」。細說臺中史前遺址的發現過程。另外, 「KAHOOT!」APP軟體的使用與網頁背景端的操作,介紹臺中學課程隨堂測驗之「KAHOOT!」軟體使用,如何建置題庫、進行測驗以及檢測測驗結果,教導各班TA並進行模擬操作,以利各週測驗之流暢度。
圖1:第十一次工作坊遺址分布概況
圖2:課堂教具交流
圖3:APP軟體試測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