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衝擊分析與管理 校外參訪-清境
對應面向: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方案名稱: E-2 再造觀光遊憩課程整合理論實務
活動時間
2019-05-02
辦理地點
清境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7 人
本校教師: 1 人
本校職員: 6 人
活動理念
全球觀光產業刻正處於蓬勃發展之階段,世界各國莫不致力於觀光產業之發展,積極提升國家觀光之競爭力,藉以創造就業機會、賺取觀光外匯與振興國家經濟。在此潮流之下,臺灣地區自然無法置身於外,觀光行政管理單位業已因應外在環境之變遷與伴隨兩岸關係之轉變,推動各項觀光發展之政策與措施。 然而,觀光發展對於目的地國家、地區,或者接待社區帶來之影響似乎非僅經濟效益,諸如:就業機會、外匯收入與經濟發展,相反地,亦將可能造成眾多負面之影響。隨著觀光產業之蓬勃發展,迄今已有愈來愈多之國家與地區蒙受觀光產業成長與發展衍生之正面與負面之影響,因此,關於觀光發展衝擊之研究議題漸為各界重視。 Clements (1993)指出,觀光衝擊之層面主要係可分為經濟衝擊、實質環境衝擊與社會文化衝擊,前述三者彼此交織影響目的地國家、地區,或者接待社區。觀光衝擊不僅影響之層面廣泛,涉及之權益關係主體亦甚多元。此外,涉及觀光衝擊經營管理策略之理論與方法亦甚眾多,涵蓋:遊憩機會序列(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ROS)、觀光或遊憩承載量(Recreational Carrying Capacity, RCC)、可接受之改變限度(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LAC)、遊客衝擊管理(Visitor Impact Management, VIM)、遊客活動管理辦法(Visitor Activities Management Process, VAMP)。因此,觀光衝擊之分析與管理係為一項複雜與艱鉅之任務。 此一課程之主要目標係在於探討觀光衝擊相關之議題。教學內容涵蓋:觀光衝擊概述、經濟衝擊、環境衝擊、社會文化衝擊、觀光衝擊分析方法,以及觀光衝擊管理策略。冀望透過理論與實務兼具之介紹與說明,使得學子得以瞭解觀光衝擊之完整面貌與印證課程所學之知識。彙整此一課程之主要目標如下: 一、瞭解觀光之成長、發展與衝擊。 二、瞭解觀光之規劃與管理。 三、瞭解觀光規劃與管理之技術與工具。 四、瞭解觀光規劃與管理之未來展望。
辦理情形
我們這次戶外教學來到了地處海拔1750公尺的清境,空氣清新、林木蒼鬱,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築特色,令人流連忘返,這是大多是人對清境的印象,但我們是否忘記觀光對清境帶來的衝擊呢?經過這堂課後,讓學生們省思:清境美麗的風景,每年吸引破百萬人次的旅客來訪,但是很少人會留意到清境是在山上,沒有自來水,水源和食物就是個需解決的問題,目前水源是以引水幹管接引水源提供該地區民生用水、灌溉用水和營業用水,面對逐年增加的觀光人潮,一到假日就塞車和垃圾過多也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些零零總總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省思,上百萬的旅客從清境帶走美好回憶,卻也留下對環境的長久傷害。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