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跨領域學程專題講座:音樂創作的有形價值
對應面向: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方案名稱: C-2 打造深碗通識課程及跨界學習創新教學方案
活動時間
108年4月15日(一) 上午10:20-12:10
辦理地點
通識教育中心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53 人
本校教師: 3 人
本校職員: 50 人
邀請來賓
MUST董事長/李念和老師
活動理念
流行音樂跨領域學程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學生在修習其專門科之外亦能藉由橫跨另一領域的學習拓展未來工作發展之可能性。平時學生除演唱會或音樂祭等演出活動外,較難實際接觸流行音樂產業工作現場,因此對於像是籌辦、產權、創作、行銷、企劃等幕後工作的了解並不多。而為提升學生於流行音樂產業各方面的知能,本學程配合音樂與人文課程,邀請相關領域專業人士演講,讓學生有機會認識流行音樂產業現況,並從與講師的互動中吸取經驗。
辦理情形
在台灣文化藝術中,「產權」一直未被重視或整合,音樂雖為無形,但其價值卻是有形的──意即經濟價值。而有時報導或是傳言對於相關法規有著穿鑿附會的解釋,使得大眾在理解其內涵時會產生誤解,也容易疏忽了智財權的保護和規範。音樂人出身的老師用淺顯易懂的說明及相關案例,向同學介紹在著作權中較常見的權益爭議,將原本艱澀的文字具體化,同時比較國內外現行法規及其優劣。在網路迅速崛起的現下,人人都能是創作者,但人人也都能夠隨意取用他人的創作,法律跟不上科技腳步,因此我們更必須認識它們,讓音樂在無形和有形之中取得平衡。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