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教育教師座談會
|
方案名稱: |
C-3 打造深碗通識課程及跨界學習創新教學方案 |
邀請來賓
本校通識課程/張明純老師、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何昕家老師、東海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黃郁茹專員
活動理念
本中心為執行高教深耕計畫「打造深碗通識課程及跨界學習創新教學方案」及「連結在地社區之生命教育實踐行動計畫」,並於本校推動深碗課程之實踐,邀請教授本校通識選修課程「博雅講堂(二)—手作食農教育」之授課教師張明純老師、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何昕家老師、東海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黃郁茹專員與會分享食農教育於本校推展之經驗。透過舉辦本座談會,期待提升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並提供校內外通識授課教師及專家學者相互交流與分享之機會。
辦理情形
通識教育教師座談會第一場主講人為本校通識課程張明純老師,分享主題為大學食農教育的本質與實踐—從英才校區的屋頂農場談起,老師分享如何以實作學習帶領同學從原本一片原野,經由教導同學如何整地、種植及利用生廚餘製作天然液肥等循序漸進的方式實行農作,使原本的荒地轉變成充滿生機的農場,讓同學能自己收成及煮食親手種植的作物,同學們對於課程實作反應很好,並從中獲得很大的成就感,同時藉由友善耕種的方式,教導同學認識日常生活中食物的原貌,及如何分辨及選擇友善環境的食物,並引導同學正確的飲食習慣。 第二場主講人為東海大學黃郁茹老師,分享主題為大學食農推廣實務分享—從校園走入田園。黃老師以「師農學堂」開課經驗及東海大學USR計畫之食農教育推動過程分享討論,其以帶同學農事體驗及藉由不同科系的同學發揮其特長,幫助農友推廣農產品等,以及直接把農友帶進校園分享,透過彼此的互動交流,讓同學對農事更加了解。另一位主講者為中科大何昕家老師,分享主題為從SDGs Goal 2:消除飢餓看食農教育,老師先以幾個小故事,去思索有關人類與土地的關係,其實是以食物為媒介,但工業革命後,人與生態環境的關係惡化,因此老師透過帶領同學實行友善環境行動計劃,及招集有興趣的學生加入農村洄游計畫,推行食農教育。 綜合座談時,與會老師有提到食農教育不一定要成功,但要使學生能從中有所體悟、翻轉現狀,透過動手做、親身實踐,把學習的主權交還給學生,才是其重要的核心價值。

圖1 第1場參與座談會老師

圖2 第1場明純老師介紹食農教育意涵

圖3 第1場本校屋頂農場未開墾前原貌

圖4 第1場本校屋頂農場耕種成果

圖5 第1場與會老師互相交流

圖6 第2場主講-郁茹老師

圖7 第2場參與座談會老師

圖8 第2場主講-昕家老師

圖9 第2場與會老師互相交流

圖10 第2場座談會主講老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