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木山》看到《馬鞍藤》--台灣歌仔戲的多重書寫
|
方案名稱: |
I-1-3 國民小學本土語言教學研究中心 |
邀請來賓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台灣歌仔戲班劇團藝術總監/劉南芳教授
活動理念
劉教授從事台灣歌仔戲研究、編劇、及製作。經歷台灣歌仔戲自民間進入現代劇場的過程,在政府文化政策的轉變中,參與民間劇團的製作及演出。改編及創作劇目包括《李娃傳》、《長生殿》、《路得記》、《郭懷一》、《外木山的草鞋》、《馬鞍藤的春天》、《西螺廖五房》…等,有豐富的劇場經驗及創作歷程。透過劉教授精彩的演講及影片欣賞,啟發學生進行改編劇本的興趣。此此講座期待透過劉教授的分享,講解不同題材的歌仔戲作品,以啟發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新思維。
辦理情形
講師透過歌仔戲劇本的講述及錄影片段的欣賞,述及台灣民間文化及文學,並帶領學生思考如何將現代的素材融入傳統戲曲,如:流行歌曲、現代新詩、當代故事的詮釋等,為逐漸沒落的傳統注入新生命。 此次講座讓學生對於歌仔戲的發展及近況有更多的了解,也進一步擴大文學欣賞與創作的領域。參與同學的回饋良好,認為接觸了結合現代音樂與古典美的歌仔戲,甚至還有針對青少年而出的戲曲,從來沒有想過竟然可以這樣結合,令人大開眼界。

全體合照

學生專注聽講

劉教授以影片介紹新編歌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