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自然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對應面向: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方案名稱: D-2 科學素養導向之教學創新計畫
活動時間
107年5月24日、25日上午10:20-12:10
辦理地點
理學院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67 人
本校職員: 67 人
邀請來賓
臺中市南區樹義國小魏秀玲老師
活動理念
自然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教學,透過合作式科學探究學習的階段教導探究技能與態度。以科學探究學習策略深入探討,分為表層學習策略、深層學習策略以及社會資源運用策略。強調唯有不同的突破、創新,才能找出最適合孩子的學習。 素養導向課程,能深化理解學科的知識,進而學習遷移,產生成功的學習經驗;培養創新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永續經營與發展;具備素養的公民,才能有效參與政策對話與研擬,促進共好共榮;具備素養能使我們每天的生活過得更好、更美、更有意義與價值。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辦理情形
以課本出發自然素養課程設計,選定適合單元為學習內容,選定核心素養,選定學習表現,例如探究能力與問題解決。觀察任務→定題→假設→實驗→結論表達→延伸,重複循環學習。教師教學端:朝向素養導向的教學,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素養加上學科、學習目標),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學習單元、學習內容、學習表現),學習歷程、方法及策略(學習單元、學習內容、學習表現),實踐力行的表現(表現任務)。魏秀玲老師透過讓學生實際操作單擺實驗,發現改變單擺擺動的因素。並且舉例在課程中如何運用素養導向的教學,例如植物課程從葉脈書籤探究葉子的構造,月亮單元可以運用生活常見的物品來舉例,走出校園探究式的戶外學習。
圖一 魏秀玲老師講解素養導向內容
圖二 學生觀察植物葉脈書籤
圖三 學生操作單擺實驗
圖四 老師講解實際上課例子
圖五 學生講解實際操作的結果
圖六 魏秀玲老師統整學生實驗的結果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