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跨領域學程專題講座:華語流行音樂
對應面向: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方案名稱: C-2 跨域學習--藝起玩樂
活動時間
2018-05-28
辦理地點
通識教育中心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56 人
本校教師: 3 人
本校職員: 53 人
活動理念
本活動配合「大眾文化與流行音樂」課程,邀請這虎音樂工作室負責人趙家駒老師演講。趙家駒老師為資深音樂製作、編曲者,本身亦為樂手,因此對於華語流行音樂的趨勢及過去發展的了解十分深入。大眾文化的潮流及趨勢會隨著時間改變,過去所流行或是大眾的口味喜好必然會有所差異,期望透過本次講座能讓同學們不僅僅是關注現今的流行音樂及大眾文化,更可以認識臺灣各個時期大眾對於音樂的態度、音樂的風格、音樂受到的文化影響等等。
辦理情形
華語流行音樂為何在亞洲社會中有如此顯著的地位?趙家駒老師詳細地說明華語音樂在亞洲各個時期的發展過程。1930年代開始,因上海在當時為法國租界區,受到異國文化影響而成為多元且時髦的地區,因而開啟了中國的流行音樂。1950年代臺北成為了新的流行音樂中心,而華語音樂在日語及閩南語受打壓之際也就躍升為主流音樂。1970、1980年代進步的科技也使得流行音樂得以快速發展,1990年至今,更融合來自不同國家的音樂產生了多元性的曲風。趙老師以音樂作品一路介紹了許多歌手及歌曲,完整的呈現了華語流行音樂的脈絡。
趙家駒老師介紹華語流行音樂的演進
趙老師向同學提問
趙家駒老師與全體師生合照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