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方案-臺中文學的在地情感】工作坊
對應面向: 發展學校特色
方案名稱: M-2 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
活動日期
2022-10-14 至 2022-10-14 止
活動時間
12:10-17:30
辦理地點
求真樓5F教室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10 人
本校教師: 5 人
其它: 5 人
活動理念
活動時間:2022.10.14 參與人數:10 校內教師:5名 專任助理:1名 課程TA:4名 建構臺中學的知識體及其主要內涵,本計畫為研發符合人文學院大一學生需求之臺中學課程,特邀請本院之臺語系程俊源老師專題分享【臺中文學的在地情感】主題,主要學習焦點有:1.文人眼下的臺中、2.當代臺中人「在地書寫」、3.傳統文學的承繼、4.戰後的臺中文學發展與景象。依其四大學習焦點分別進行介紹,第一部分書寫宦遊文學、第二部分說明臺中文學地景的三層次意義、第三部分介紹櫟社、第四部分戰後的臺中文學。
辦理情形
【臺中的文學】專題分享,第一部分從文人眼下的臺中進入,介紹宦遊文學,此時期的作品未必合於當今臺中文學的定義,惟仍可據茲見到當時文人筆下的臺中風貌,以郁永河、黃叔璥為代表;第二部分則說明臺中文學地景的三層次意義:1.特定風貌的地理意義、2.認同的社會意義、3.去中心化的社會意義;第三部分介紹臺中的文壇中心──櫟社;最後則探討戰後的臺中文學,以時間序列分析各階段的文學,有古典文學、從冷清到回溫──1950、1960年代、解嚴前後的臺中文學──1980年代、以及解嚴前後至今的文學景館。
郁永河《裨海紀遊》路線圖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