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作氣完成論文--質性資料收集及分析
|
方案名稱: |
A-1 推動課程革新,落實學習品保機制 |
活動日期
2022-11-01 至 2022-11-01 止
活動理念
1. 預計達成目標:透過講師個人的生活及研究經驗,讓研究生能夠掌握質性研究資料的收集及分析技巧,更重要的是順利完成論文。 2. 待改善問題:本學年度之早療碩士班一年級研究生的年紀較輕,必須累積更多實務及研究經驗,讓自己更有能量掌握論文的議題。 3. 提供特色資源:講師本身具有豐富的早療和幼教工作經驗,近年更投入親子館規劃及服務;相信講師的個人經歷能夠讓研究生明白如何與受訪者互動、在合適的時機及位置進行觀察、取得重要且必要的第一手和次級資料,以及維持清晰的邏輯思考能力、完成論文。 4. 重要議題實踐: 第一部分:論文撰寫分享 摘要及各章節敘寫注意事項、個人建議之論文撰寫順序 第二部分:個人的實務及研究經驗分享 自對早期療育、身心障礙研究的關注,延伸至早療及社會服務之推動
辦理情形
進行方式:教師講授、Q & A互動 課程效益:學生對論文資料蒐集感到興趣,特別是質性研究一對一訪談。講師針對自己撰寫論文之經驗進行分享。針對碩士論文方面,講師本身是身障孩童的主要照顧者,撰寫在家教育議題的論文時,大多投射自身經驗,因此,講師分享了自身經驗及其對在家教育議題的認識,進行說明如何客觀地取得、分析研究資料,從中再強加說明局內人/局外人的觀點。由於講師目前正在撰寫博士論文,是採自傳式研究呈現,分析資料為過往照顧經驗時的日記,因此講師說明如何回顧過往,有勇氣地呈現自身經驗。講師也提醒研究生,放棄是很容易的事,因為人們總是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但是已經在早療領域努力付出,就必須完成論文。 參與者回饋:研究者課堂提問及下課請益情形相當地踴躍。大多是詢問主要照顧者對身障服務及福利的討論,以及如何不過度評論體制的限制。

講師介紹

講授研究資料收集

會後大合照

頒發感謝狀給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