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第二學期中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學院共同講座
活動時間
111年4月12日、4月15日、5月20日
活動理念
語教系自104學年度以來執行全校性大一國文課程,秉持「以關懷為生命教育之核心,連結人生經驗、內在情感為生命教育之內涵」為目標,每學期皆辦理生命教育共同講座,依各學院上課時段辦理,歷年來邀請教育界及各業界著名作家、藝術家及生命鬥士等,分享自我經驗及向生命挑戰的歷程,鼓舞在座學生,期許學生能在自我生命中找尋到自我價值及方向。
辦理情形
110學年度第二學期學院講座分別邀請陳美汀老師、程昕老師、陳浪老師及楊曉菁老師蒞臨本校分享自我生命經驗。
教育學院場次4/12 8:10-10:00,邀請陳美汀理事長擔任主講人,講題「消失中的淺山精靈─石虎」。陳美汀老師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本次講座除了詳細介紹石虎的習性、棲息環境、遭遇的生存困境外,也分享許多自己投身石虎保育工作遇到的困境與成效。
人文學院場次4/12 10:20-12:00,邀請程昕小姐擔任主講人,講題「我的擊劍人生」。程昕小姐為擊劍國手,代表國家參與大大小小國際賽事,講座中除了分享自身接觸擊劍的契機,及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也詳細介紹了擊劍的分類和競賽方式,更透過自學烘焙的經驗鼓勵學生多嘗試不同事物。
管理學院場次4/15 8:10-10:00,邀請旅遊作家陳浪老師擔任主講人,講題「旅行的形狀」。陳浪老師在大學的一次空堂,臨時起意搭上區間車去一日背包旅行,而後踏上了背包客這條路,老師在講座中分享環島、南京、絲路、日本之旅的所見所聞和軼事,並鼓勵學生「旅行不一定要去多遠的地方,跨出去就對了。」
理學院場次5/20 10:10-12:00,邀請彰師大楊曉菁老師擔任主講人,講題「生命歷程對創作的啟發」。本場講座因應全校遠距教學改為線上辦理,楊曉菁老師透過項羽劉邦的故事,帶領學生思考「命運與機會」、「選擇與努力」哪個更重要。講座中老師透過提問和表單和學生互動,學生皆踴躍回應問題,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