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E世代自然科教學
|
方案名稱: |
N-2 科學素養導向之STEAM人才培育計畫 |
活動日期
2021-11-12 至 2021-11-12 止
活動理念
近年因為新課綱的推行、疫情等各種因素,使教學受到極大的影響,教師勢必得有所改變與成長,尤其在科技媒體的應用更是不可忽視。今天老師也帶著我們一起體驗許多科學實作的小活動,像是VR眼鏡的體驗、光碟動力車、顯示時間的日晷、漂浮保麗龍球等,每一項活動都非常有趣,雖然我們可能不是很懂背後的科學原理,但即使如此,還是能由實作中激發很多思考,過程大家也玩得很開心,每一樣都是非常適合小學生實做的科學活動! 另外,老師也用nearpod帶我們進行課程,這是一個可以由老師遠端操控的PPT播放程式,除了PPT播放之外,還結合了題目的功能,題目的部分則非常類似於kahoot與Quizlet,但它好像增加了許多可以直接手繪的題目,整體頁面非常直覺,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線上教學系統。 如同勝裕老師所說:「0-1或許比1-70更不容易。」因為光是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勇敢做出新的嘗試,也許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由衷的敬佩所有在疫情之下仍堅持給學生最高品質教學老師們,也期許所有同學能在這節課中,學習到許多實用的科技融入教學的新技能,並在未來適時地運用在教學當中。
辦理情形
陳老師在課程中提到兩大教學重點,其一是新手教師將有可能面臨的問題有:教師常規管理、特殊生的應對、科目内容知識、如何處理個人錯誤導致之影響、教材瞭解的連貫性,以swot分析來說,以上可以歸類於機會(O)與威脅(T),而新手教師該如何將機會與威脅轉換為優勢,則有靠個人的智慧,老師也提到多培養自身反省與分析的能力,有助於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此外則是迷思概念,關於迷思概念的形成,主要原因有:相似概念混淆、依賴直觀的觀察、師長誤導、日常生活經驗,所以時時刻刻保持批判的思維,才不至於落入自身的迷思概念而不自知,作為教師更要幫助學生釐清迷思概念,或許國小的內容不至於艱澀難懂,或許有些迷思概念甚至可以適用於小學課程的內容,但錯誤觀念就像一顆未爆彈,深植在學生的腦袋中,必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顯現出來,甚至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任何人都不應該心存僥倖,一定要學習正確的觀念,即便正確的概念可能是複雜的,不易理解的,但好的基礎才能使學生爬得更高更遠。 最終老師使用nearpod的測驗功能,讓全班進行比賽,以是非題的方式幫助學生釐清幾個常見的迷思觀念,像是:攪拌是否能增加溶解量、顆粒越小的物質溶解度一定越高等,在課程的最後,一併幫同學做總結性評量,透過速度與正確性的測驗,投影幕上面同時顯示目前全排的排名,使大家的投入程度有所提升,也增加測驗本身的刺激性,非常有趣。

圖1 說明教學PCK

圖2 講解實作體驗

圖3 光碟動力車

圖4 漂浮保麗龍球

圖5 體驗VR眼鏡

圖6 迷思改念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