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情形
(一)講座出席踴躍,參與層面除了夜碩一之外,更擴及至夜碩二至夜碩六,共計25位在職學生參加(詳細資料請見附件一﹕簽到表)。 (二)講師透過簡報檔案分享與口述教學,詳細說明論文開題的可能做法,並以自身在職學生已經完成與工作問題有關的碩士論文為例,娓娓道來,生動真實。講座間也與同學有許多的互動,學習氛圍良好。 (三)學生學習收穫達成預定目標,學生講座後的量化回饋分述如下﹕ 本次講座後問卷調查,共回收22份問卷,以五點量表進行衡量,非常不滿意為1分、非常滿意為5分,各題平均得分如下 1.本次講座內容所提供的資訊很充足( 4.60) 2.本次講座的主題與內容非常相符 (4.86) 3.本次講座對我學習有正面的幫助( 4.68) 4.本次講座,開拓我對相關領域的視野 (4.68) 5.整體而言,對於本次講座滿意度為 (4.55) 6.下次若舉辦類似講座,您是否會想要參加?(0﹕否;1﹕不一定;2﹕是) 1.91 (四)學生學習收穫達成預定目標,學生講座後的質性回饋分述如下﹕ 1.對於社會科學研究的學習 「(1)感謝念琪老師引導我由"透過科學方法創造知識"觀點,重新看待研究這件事(2)從經驗與興趣面向找到一個缺口,再去探討想研究的"現象",真的讓我受益良多!(3)腦中對想做的論文方向更加成形了.~感恩念琪師^^」 「論文可以解決工作上的問題,但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更重要,研究假設不因喜好任意決定,需要有取捨.客觀以及合理。這堂課讓我感覺批判性思考能力相當重要。感謝老師的教學與提醒。」 「透過老師的教導,讓我反思自身工作中其實還有許多值得切入的點,我應該對生活保有更高的好奇,大膽的提出想法細心的求證,透過書寫過程論文也可以對我的工作產生些回饋的,謝謝老師的不吝賜教!」 「找到一件好奇、感興趣的主題,然後探索、追尋問題根源,再找資料來驗證這件事,寫論文就像數學證明題一樣禁得起考驗~感謝劉老師分享!」 「經驗固然重要,但要脫離直覺思考,用證據來說明。」 2.對於論文題目方向的學習 「如果學習做研究是一趟獨旅,老師的分享像是背包客棧的美食美景推薦地圖,讓我知道想做什麼可以往哪裡去,更重要的是......哪裡建議不要去。謝謝老師!」 「謝謝老師用那麼短的時間,給我多面向的思考,受益良多!我會努力找到我的研究方向!」 「我今天學到的是,論文不是解決工作上的全部問題,要學會取捨。」 3、減輕對論文寫作的焦慮 「老師今日的第一個問句:論文是什麼?一開始真的是想到:就是畢業門檻啊!但確實就像老師說的〝它是個人學習的鍛鍊〞、〝它帶領我們學習如何發問與思考〞。若能換個角度看論文,說不定論文也能變得不是未知的恐懼了呢!期待自己未來能快樂踏上步伐繼續向我的研究邁進,謝謝老師❤」 「感謝劉老師豐富精闢的講座分享!對於寫論文焦慮萬分的小碩一我本人,像是又打了一劑預防針,療癒了原本迷茫在大海撈針的我!但願在做研究這條路上,自己不是踽踽獨行!感謝老師為我們提燈照路~」 「寫論文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與成長,雖然摸索與找資料的的過程會有點痛苦,最後一定會樂在其中^^」 4、表相是論文研究、實質是個人學習的鍛鍊過程 「論文是個人學習的鍛鍊,提點了迷惑的我,個人學習就是讓自己不斷成長,感謝。在工作現場所遇到的問題就是探索的方向,值得用心觀察。」 「感謝劉老師的教導,讓我在論文的題目及工作職場上的問題,可以有更深入的思考,也必須思考如何聚焦問題,就算研究的答案可能不是解答,不過仍是學習的經驗與過程,也讓自己可以獲得知識,謝謝!感恩!」 「透過今天的課程,體會到論文撰寫的過程其實也是重新再認識自己的機會!謝謝今天今天精彩的演說!」 「論文是對個人學習的鍛鍊,讓我了解論文的真諦,態度,對寫論文不那麼畏懼了!謝謝老師」 「謝謝老師今天用心的分享,〝撰寫論文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相信未來學習的過程裡一定能獲益良多。」 5、無限感恩類 「對於社會科學研究過程有更立體的認識,受益良多。」 「感謝老師今天的分享,用圖表把寫論文需要的邏輯和方向很清楚的解釋,也舉了很多實例,讓我們對科學研究有更廣泛的認識。」 「謝謝劉老師知無不言的授業」 「謝謝劉老師今天豐富的演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