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方案-第二場工作坊】創傷的記憶「《回鄉》王育德博士紀錄片與映後座談」
對應面向: 發展學校特色
方案名稱: M-2 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
活動時間
110年3月14日
辦理地點
求真樓5F教室
活動理念
       建構臺中學的知識體及其主要內涵,本計畫為研發符合人文學院大一學生需求之臺中學課程, 特與臺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共同辦理《回鄉》王育德博士紀錄片分享會。        由中興大學廖宜恩老師與本校臺語系楊允言老師共同帶領討論王育德博士與二二八事件的關係。 「一個離家近 70 年的人,再回到故居,會是什麼樣的心情?」王育德生於臺南府城, 因其兄王育霖在二二八事件中遇難,於1949年隻身轉往日本,直到1985年病逝日本,終身未再回到臺灣, 欲透過《回鄉》紀錄片,提供修課學生從不同面向深入了解歷史過往。
辦理情形
活動時間:2021.03.14 參與人數:52 (請註明校內及校外教師數及學生數) 校內教師:2名 校外教師:1名 校內學生數:13名 校外人士:36名     《回鄉Huê-hiong》紀錄片藉由過去王育德博士旅居日本的影像,以及透過王明理與母親王雪梅撫視舊照片, 回述王育德生前為臺籍日本兵爭取權益的過往,穿插剪輯而成。    《回鄉》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首度將臺文納入的長篇影片,以臺語華語雙字幕呈現,復振臺語、 打破社會單語主義框架的推動。紀錄片述說王育德博士於1949 年離開臺灣後,終其一生沒有再回到臺灣, 象徵二二八事件後時代的縮影,王育德博士就像影子般不為人知,默默走過這段苦悶的歷史。
圖1:20210314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第二場工作坊之活動海報
圖2:20210314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第二場工作坊之現場意見交流情形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