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Microbit程式運算之STEAM課程(二)
|
方案名稱: |
(N-2)科學素養導向之STEAM人才培育計畫 |
活動時間
109年10月21日(星期三)上午9:10-12:10
活動理念
透過此次Microbit的工作坊結合SDGs優質教育希望讓每個孩子都可以發揮創意,在想像力就是超能力的快樂國小階段,透過開發板做出大人可能從來沒想過的裝置,讓孩子體驗到使用感測器後突飛猛進的專題開發速度。 現今的科技教育導向使用好的工具、好的方法來學習。技術從來都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而土法煉鋼也已經漸漸消逝。「在STEAM教學設計下,透過Maker-centered Learning以自造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希望讓學生能多元發展。 由於Microbit攜帶方便,所以在教學上也很便利,製作完成時,學生們也會很有成就感,並且可以多多鼓勵他們參賽,像是micro:bit智慧小車競賽……等。
辦理情形
先由鍾老師介紹如何製作出「投籃機」,可能會運用到那些技巧,像是會利用槓桿原理,類似投石器、連接的地方、紅外線感測器等等,再讓大家發揮創意製作出獨一無二的投籃機。在製作出屬於自己的投籃機時,大家必須不斷的嘗試錯誤,也就是,放和彈的循環,讓物品(小齒輪、錢幣…)可以投進籃框中。最後再將程式寫入。製作完成後,大家比賽60秒內誰可以投進最多。第二個活動是「循跡車」,一樣先由鍾老師講解其背後的原理—小齒輪帶動大齒輪的傳動,接著讓大家激盪出創意,比賽看誰跑的好!學生們可以從操作的過程當中學習,學習到槓桿的長度會影響到拋物線,若要提高進球率需要槓桿擺正、力道維持。所以修正時,需要改變槓桿長度、調整軸高、設計籃板扶手(增加進球率)。 此次參加的同學們,都覺得在往後成為老師時,可以運用在教學上,教導學生們,讓學生們訓練邏輯能力、創造思考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受用無窮,同學們說:這是一次非常棒的學習體驗。教育的本質就是學習與練習。

圖二 學生實際操作

圖一 鍾老師講解科學概念與原理

圖四 學生創意製作循跡車

圖三 學生創意製作投籃機

圖二 學生實際操作

圖一 鍾老師講解科學概念與原理

圖三 學生創意製作投籃機

圖四 學生創意製作循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