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第十五場工作坊
對應面向: 發展學校特色
方案名稱: 【M-2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
活動時間
109年11月30日 10:20-12:30
辦理地點
求真樓5F教室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46 人
其它: 46 人
活動理念
活動名稱:第十五場工作坊
活動理念:
建構臺中學的知識體及其主要內涵,本計畫為研發符合人文學院大一學生需求之臺中學課程,特邀請臺南市美術館前藝術總監林育淳老師專題分享【臺灣近代藝術家的起手勢/從地方學到文化記憶】,介紹二十世紀臺灣的藝術文化環境等,探討傳統的文化淵源是什麼?新的西方教育又是什麼?臺灣畫家如何學習與了解世界?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何以建立、創發屬於自我的文化樣貌?並分享地景轉換至藝術創作的過程,以及在地地景畫作的賞析(如大稻埕、迪化街、柳川綠川、臺中公園等)。
參與人數:46人
活動時間:2020.11.30,10:20-12:30
辦理情形
辦理情形:
【臺灣近代藝術家的起手勢/從地方學到文化記憶】專題分享,以二十世紀臺灣的藝術文化環境做為開端,簡略介紹臺灣早期的美術沿襲中國傳統畫風,日治時期西洋畫和膠彩畫成為當時的主流,官辦的「台展」、「府展」成就當時臺籍藝術家,間接推動臺灣美術的發展。第一回台展脫穎而出的三少年,作品以寫生方式打敗許多傳統畫家,發展出「地方色彩」的美術。從郭雪湖的「南街殷賑」、「萊園春色﹝霧峰﹞」、「圓山附近」等畫作,走訪臺灣地景的時光走廊。最後介紹陳進畫家,為第一位入選帝展的臺灣女畫家,賞析「山地門之女」畫作,其入選昭和11年(1936)文部省美術展覽會。
圖1:20201130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第十五場工作坊之海報
圖2:20201130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第十五場工作坊之演講開場
圖3:20201130臺中學課程知識體建構與教材編寫第十五場工作坊之演講情形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