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災害危機處理實務分享
對應面向: 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方案名稱: 學習歷程職能增進計畫
活動時間
109年11月10日
辦理地點
教育樓B207
參與人數
總參與人數: 27 人
本校教師: 1 人
本校學生: 26 人
邀請來賓
寶鴻建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部經理 蔡瀞萱
活動理念
為了讓同學能更深入的認識人資與職業災害,邀請了在企業當中具豐富人資管理經驗的講師,希望能帶著同學了解人資部門在企業中的責任與現況。從講師的經驗分享中,同學能夠了解人資在處理職業災害時,除了本身的專業知識外,需要更多的是在經驗上累積和危機處理的臨場反應,並且得熟悉相關的勞動法令,清楚了解職業傷害的判斷標準、賠償事宜後,才能同時站在企業與勞工的角度顧及雙方的情緒與立場,以及提供事發後相關協助的管道。從講師身上認知到人資除了在一般定義的職責上,像是基本的善用人力、與顧及公司的形象之外,還會接觸到更多不同面向的領域,讓未來不論是否想從事人資的同學,都對其有一個更全面和清晰的認識。
辦理情形
前期講師講述了人資在企業與勞工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其所需承擔的權責與負責的業務,並說明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與適用範圍,而在相關法則中,特別提及職業災害在勞基法與勞保兩者之間規範與定義上的不同之處,並分享自己與同行在實務工作現場所發生的真實案例,詳細講述事發的前因後果與後續要如何從企業人資的角度去處理職災的方式,在過程中透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即刻回應並解惑同學們的疑慮,有趣的案例分享與良好的師生互動使同學能更專注且印象深刻的吸收課堂以外的知識與經驗。學生在回饋中表示對於人資的工作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重視自身權益與相關法律的重要性,讓他們在正式進入職場前,能提前思考以後遇到相關的危機狀況時,在不同的情境中能使用什麼樣的方式和管道來保護自己。同學對於本次研習的滿意度為4.46,多數表示了解職災可能的面向與發生的狀況要如何處遇,以及認識人資所要負責的工作內容,能提前對未來在職場上有更多的心理建設和相關權益的認知。
活動成果留下紀念大合照。
老師分享具體的案例,引導學生反向思考。
老師介紹人資所扮演的企業角色與負責的工作內容。
老師回答學生在課堂中所提出的疑問。
老師概述演講的主軸大綱與核心概念。
老師向同學自我介紹,並說明講座的主題。
BACK